最近几天新加坡在我视野里出现的有点频繁。
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刻,滨海湾赛道的五盏红灯刚刚亮起,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22赛季新加坡大奖赛正式开始。
而几天前,加密活动Token2049在新加坡分会场举办了今年的活动。

虽然加密市场最近熊的厉害,但Token2049人气还是异常火爆的,官方自称有超过7000位参会者和250个以上的参展商,另一个侧面的证据是据说在九月二十八号到二十九号的会议期间,住宿已经涨到了4000块一天。
今年的Token2049会场传出了一篇小作文,是赵晨在9月29号写的,措辞很尖锐、态度很清晰、论点很激进但论据很模糊,属于那类典型的扔到沙漠无人区都会引发两只蜥蜴的反驳欲的文章。内容如下——

写成这样也叫小作文(?)
这篇文章发出来以后,我看到了大量从各个角度进行的反驳,和不少由此引发出的讨论,事情也过去好几天了,我无意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再浪费一次时间重复大家的观点,我要说的是一个由此引发的讨论——如何在Crypto圈子存在民族主义的现状下,让中国加密工作者融入Crypto圈子。
这是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,但还存在一个前提性的小问题,为什么要融入呢?
我们来看一下逻辑,融入Crypto圈子是一件好事,这个判断往往基于我们默认融入就等于分蛋糕,但是,蛋糕是天然存在的吗?
如果不考虑短期内的做空/做多,不考虑那些注定是昙花一现的项目,从产生实际效益、生产价值的角度来衡量蛋糕大小的话,Crypto行业的行业的大小恰在于,它能为多少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为提供多少便利,能为全球经济带来多少好处。
因为从本质上说,区块链是一项技术,一项为解决某些困境(比如中心化主体对经济的干预)而服务的技术,以它为基石产生的产业,不同于矿产、土地这些直接的资源,它必须通过服务产生价值,才变成有意义的蛋糕。
所以,现状下民族主义的表现,我认为即使表面看起来是对语言不同、文化背景不同、政治立场或者意识形态区别的排挤,但却不可能指望着靠中国人学好英语、改变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等等来解决,因为只要区块链依然没有为中国市场服务,在这块的蛋糕就是零,中国人进去就是在硬分别人的蛋糕,肯定是要被排挤的。
进一步说,也许比让中国人融入Crypto圈子更合理的思考方向是,在合规的前提下让Crypto融入中国经济的现实诉求,如果合规的唯一可能只是联盟链或者私链,那就做好联盟链和私链,但公链有没有别的开发方向,有没有能合规的方向呢?
或者从更本质的角度上说,有没有能符合中国经济现实的开发方向呢,毕竟如果真的能带来实际的好处,合规的规就有可能因此而松动。
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想象一下的。
我写到这里,墨西哥车手塞尔吉奥·佩雷兹正登上领奖台。
